这军籍和前朝的军户就大不一样了,虽然多有战死,但家家都是抢着争这个军籍的。
军籍不用纳税、不用服劳役,子孙又能享受入营学的待遇,运气好了一飞冲天去禁城里做个龙禁卫。
就算做不得,能入武德宫,也比考科举考个举人简单不少,人口基数在这摆着。
刘钰也是好奇,问道:“老人家,这家里的活,忙得过来吗?”
“嗨,那有什么忙不过来的?我断了手,老大没在了嫩江,农忙的时候,村里的小年轻都要来帮忙的。家里也有大牲口,平日再雇个三两个长工,哪能忙不过来?我还有个勋,一年还有五两银子,过得去,过得去。”
想了想,既有大牲口的话,这田里的活也确实忙得过来。
只要能生出儿子,拿着良家子的军籍,至少能保证一个富裕自耕农的生活,而且可以雇长工。
陈青海是老二,他大哥已经战死,这军籍无论如何没他的份儿,除非他大哥的孩子死了……
但只要老头儿还在,这种事应该不至于发生,逼嫂子跳井殉节再弄死侄子之类的情况,估计老五营里也不允许……人家女方家里也是老五营的良家子,是可以直接去保定府敲登闻鼓的。
不过陈青海考入了营学上舍,虽然没考入武德宫,却依旧可以保留军籍。
在营学当个教习,各个村社都有专门的教习田,下一辈还能弄到永业田,朝廷这点地应该还能拿出来。
老三老四就惨了点。
若是早出生了三四十年,官田还多的时候,武艺合格,估计也能混个军籍良家子的身份。
奈何如今四海无闲田,要么移民辽东、河套等地;要么就参军混军功,靠勋身混出个良家子的身份;要么就只能成为民籍。
永业田是朝廷的,当爹的没资格分,只能把其余的家产分一分。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