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一支兼毫毛笔,铺开宣纸,开始落笔。
她没有临摹字帖,因为家里的字帖中并没有她想要写的内容,没有办法临摹。
外公极爱王献之的行书,她受外公影响,临摹字体也以王献之居多,可惜王献之存世字帖不多,学的也没到火候,都不好意思说是临的王献之。
不知是高二还是高三起,她已经好几年没有认真练过字,但从小练字的功底毕竟还在,写出来的字不如以往,却还称得上是秀美漂亮: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鸟鸟,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这是卓文君的《白头吟》,相传司马相如要纳妾,卓文君于是作了这首《白头吟》给司马相如,表示一刀两断,绝不纠缠。
也有人说《白头吟》是后人伪作,黎妙语并不清楚真相,也不在意,她喜欢《白头吟》,只是喜欢这个故事,喜欢这首诗而已。
那时还是小小女孩的小妙妙,觉得这个故事里的卓文君,写出了《白头吟》的卓文君,简直太……太……太帅了!太酷了!
那是一种让她幼小心灵都能感到震动的风采。
然而,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故事里,似乎卓文君都与司马相如又在一起了……
或许,《白头吟》并非是一种态度和风采,而是一种手段和过程?
据说,与这首《白头吟》一同送到司马相如手里的,还有《回怨郎》和《诀别书》。
可惜,自己并不记得……
她站在书桌前,默默的发了会呆,然后搁下笔,将桌上写着流利秀美字迹的纸张窝成一团,并在空中划过一道帅气的弧度,丢进了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