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进行的方法,就是将工地的水电全部断了。
要做到这一点,对他而言,太轻松不过。
梁氏公司现在唯一的一条退路,就是主动卷铺盖走人。
许一山在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老吴办公室翻找茅山历史。
杜鹃请求他帮助寻找爷爷的遗骨,这几乎就是一桩无头的事。
杜鹃爷爷当年毕竟是敌对阵容的军官,历史上有他一笔,但公开的史料有不有关于他的记载,很难说。
他是偶然想起老吴的。老吴一辈子从事着地方志的工作。地方志不仅仅是记录地理条件的变化,更多是对地方的人物、风俗,以及传统的一些事作真实的记录。
杜鹃爷爷是从茅山县走出的军官,茅山县的地方志上不可能不留有他的痕迹。
果然,他在与老吴说了来意后,老吴得意大笑,“小许,你找我,算是找对人了。”
老吴不但对茅山近百年来涌现的人物和事迹了若指掌,而且对当年的那段历史深有涉猎与研究。
他没花多少时间,就从一堆历史资料中找到了吴家的资料。
许一山正要静下心来细细研读时,工地负责人给他打来了电话,通报了段焱华的通牒。
许一山听完后,半天不作声。
工地负责人见他不说话,叹口气道:“许哥,我们能做的,也只能到这了。老板早就预料到了今天的情况。我实话对您说吧,我们老板说,你是他的知己。为了知己,他愿意牺牲利益。”
许一山叹息道:“你们不应该拿经济与名誉开玩笑。这件事,你们做错了。”
工地负责人就笑,道:“错不错,都是老板的事。我们老板有交代,只要能让你出一口气,我们花多大的代价都愿意。”
挂了电话,许一山再无心去翻资料了。
虽说梁氏兄弟的做法让他很感动,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