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商量着要怎么报答关小鹏。
老人的儿女一致同意,送一笔钱给关小鹏。
但老妇人的丈夫在深思熟虑后作出了一个影响非常深远的决定。他要带关小鹏进入桥梁建造事业。
关小鹏学历低,不影响他当老板。
老院长解释说,“我们修桥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像小鹏这样的人,忠厚、老实、勤劳、肯干。一座桥承载着一段历史,必须要让小鹏这样的人去做,才不会偷工减料。”
一个月之后,关小鹏带着十几个乡亲,跟着老院长去了北边的一个大城市。
他们要在一条大江上铺架一座大桥,而关小鹏就成了这个项目进驻的第一批工人。
这座桥修了三年,三年过后,老院正式退休。
而关小鹏在老院长退休前,已经成了这座桥最大的劳务单位。他名下的工人占了全部工人的一半以上。
也是因为这座桥,关小鹏的人生发生了质的改变。
再后来,在老院长的辅佐下,他注册成立了中部省首家民营资本的桥梁施工公司。
至于关小鹏与段焱华是如何相识的,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