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以上,且这样的融资方式,每日还在增加的。
而这笔资金,是属于日照基金公司的融资金额,花朵集团只享有盈利后的百分四十九的利润分成。
所以,周董事长,需要投资的金额是天文数字,不然不会那么容易拿到这日照投资公司的控股权。
刘克俭抛出了质疑,也说到了问题的关键,日照基金公司的融资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想要夺得实质的控制权,必须要拿出天文数字般的金额相匹配。
不然,别人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让出股权呢?这是最为简单的股权逻辑思维。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日照公司必须让出它的股权。
周于峰露出了一抹自信的笑容,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当时在与日照投资公司签订合同的那一刻,就为此事埋下了伏笔。
这是日照公司的责任书,您看一下。
周于峰从文件夹中拿出了一份责任划定书,递到了刘克俭的手中,见状,黄立兴挪着大屁股,凑到他身旁,一同看了起来。
两人仔细地看着,渐渐地,面容变得凝重起来。
这份责任划定书,清楚地说明,如果日照投资公司,出现了经营问题,造成巨大的亏损话,花朵集团是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
唯一的后果,就是作为投资入股方,面临经济的损失,与个人的投资者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等刘克俭缓缓放在这份责任书时,周于峰立即又说了起来:
日照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包括您刚才提到的基金公司,其融资的方法,都是我的想法,而这种模式,就是夺取实质控股权的唯一方法。
周于峰的面容变得庄严,如果当时就要拿日照公司的实质控股权,根本就不现实,对方又怎么会答应,何况那是在岛国。
哪里有华夏企业,收购岛国企业的先例?
刘克俭和黄立兴目不转睛地盯着周于峰,宽敞的办公室里,只有一个男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