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感激郭问的爽快,因为在谈货价时锱铢必较,而谈他的事则一口就应承下来了。
“说好的事嘛,其实生意要是谈成了,这点不算什么!”
“那我们明天再来?”
“嗯,争取明天可以谈下来!”郭问答道。
回去的路上,两个帮派之间互相通了一下气,对方商号对两家的报价几乎是一样的,不过盐帮采购的主要是丝绸、瓷器这类不是必需之物,所以压价压得极狠,与往年基本上是相同的报价,而他们卖出的盐,要价却涨了一倍还多,所以根本就没有一丁点谈成的可能,很快就结束了第一天的谈判。
第二天的谈判与第一天如出一辙,几乎没有丝毫进展。
到了第三天,可能是担心贺齐舟的归程,也担心日久生变,郭问还是忍痛让了一些价码,将一千两百张牛皮换了兴隆记的五万斤大米,其中一百四十张皮子是贺齐舟的通行费用。
之所以牛皮可
以率先成交,郭问心中其实也是心知肚明,这牛皮可以用来造革甲、军靴、刀鞘、箭囊,是军需之物,故而在战时极易出手,自己实在不愿再多拖时日了。
所换回的大米应该也能为其带来丰厚收益,因为周朝那些官员富户均以食米为荣,再加上灾荒不断,所有粮食之中,大米的价格是涨得最多的了。
第三天谈妥后,第四天一早,双方就在两城间的空地上交换了货物,接着继续一天的谈判,可惜仍无进展。因为都是口舌之争,四天的苦谈后郭问都有些心力交瘁了,贺齐舟也经常帮着去议议价,可惜收效甚微。
盐帮倒是不停地换人,四天来二哥、四哥、五哥轮流带队,每次都是四人去,而每次都是空手回,贺齐舟怀疑盐帮是故意创造四哥单独与齐国会面的机会,所以一开始故意刁难价格,只是不知道蒋礼有没有将目前的情形说清楚,那份情报如果反着来看,是不是对齐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