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什么?”一名枢密院军机院士吼道,继而又对着对面的老院士叫道:“此人身负军令,不经一战,不发一兵,闻风而逃,尔等竟要定其为甲上第一,真是岂有此理!”
老院士也不示弱:“你懂个屁!老夫亲历三次大战,周骑疾如风、猛如虎,此策当机立断,再无比此更佳之选择了。”
“黄老此言差矣,您看,这一篇答卷,断文一样精确,但对策无疑更加高明,向东绕行,避开周军主力,一路向北,劫周虏牧民为补充,再牵制周军,以减燕京之困,则既合军令又可建功!”一人辩道。
“谬矣、谬矣,此乃我军精锐,岂可孤军犯险,难道二次大战之后,我军五千精骑尽失的教训还不够吗?”
“哼,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难道精锐只是摆着看的吗?我看直插中路,击中路周军阵形不稳才是上策,或许还能解救东路先锋,一同回援辎重部队。”
“吴兄所言极是,既不救西路军,又不回援后军,只知道自己逃命,贪生怕死!这种先锋就应该抓起来军法处置!”
“胡说,什么都能丢,嘉峪关不能丢,此策毫无问题!”
“够了,再议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请两位枢密使大人评判吧,你们给的丙上也太低了!”
正好进来一名跑腿的太监,气喘吁吁地道:“誊文给张大人看过了,张大人说因为其他文章他也没瞧过,不好评定,但这一篇答卷不应低于甲上!”
支持的六七人顿时发出一阵欢呼,一开始发话的教授气呼呼地拿起仍覆盖身份的试卷,跑了出去,道:“我去找枢密使大人评定!”
“喂,这不合规定啊!原卷不能带出去!快,快,你跟去,作个见证,到时可别让人给参上一本!”年迈的院士赶快让身旁年轻一点之人跟过去。
枢密使莫德正很快看完答卷,问道:“张致远怎么说?此题可有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