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炸蓝星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不过,这次他没有炸蓝星。
但却拍出了史上最浪漫轰炸。
没错就是浪漫。
在这位灾难片大师的电影里。
哪次不是把蓝星搅得天翻地覆,最后时刻完成拯救与逆袭,让观众“爽到头皮发麻”?
这次真的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
这一次,每个情节,每个场面,都严格依托于历史。
电影镜头。
如同在最极致的残酷里拥抱最极致的浪漫,又在战争大片视觉冲击中注入了一腔豪情。
当观众跟随着飞行员的视角完成一次次的俯冲轰炸时,仿佛银幕下的观众就坐在飞行员的战机上,那种身临其境的战争刺激足以令所有人肾上腺素飙升。
抬头望去,天空与海水被连成一片,硝烟和飞机的轰鸣交杂在一起,与火爆的轰炸和空战场面对应的是,
一个个飞行员的名字被从布置飞行任务的黑板上用粉笔划掉,此时镜头灯光暗淡,勇者永沉大海,再无见到胜利的一天。
全片既有诸如俯冲投弹的极限细节,也有漫天硝烟的战斗机群大战,热血而硬核,浩瀚视觉场面之外,是那种同仇敌忾的男儿血性,以卵击石的生死豪情。
做大的同时,电影又没有忘记小。
让史诗重现,就是尽量让细节说话。
细节才耐得住咀嚼。
比如增加了女性视觉。
战争片缺少女性视角、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刻板,一直被大家诟病。
而这部影片中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片中的女性有着立体的形象,也符合实际情况,并衬托出男性角色的铁汉柔情,对女性观众非常友好。
艾默是当代的“灾难片之王”,这部电影更是让他达到了个人生涯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