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并不是唯一参考。
作为观众,作出消费判断总需要一个理由,例如我喜欢某个特定类型的故事、明星、导演,某个细节,等等。
这些信息并不一定需要通过预告片来判断,否则电影宣传花那么多钱和花样铺那么多渠道干什么?
都是为了影响你做判断时的微妙一刻。
预告片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电影最直接的预览呈现,大部分时候,它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你心里对某部电影已经有个初步印象或感觉了,最后推动石头滚下山坡的那一下,就得预告片来干了。
当然,如果遇到好的电影,好的预告片直接就能让你坐火箭了,都不用前戏。
回到正题,如果你是一个对电影知识相对了解的观众,其实预告片只是在佐证你的判断。
预告片做的再好也无非锦上添花,很少能起到对消费态度的根本性改变。
如果你只是把观影作为消遣娱乐,那么预告片对你的影响就会很大。
因为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后面所有的营销都是在强化印象。
对于没有特定目的的消费者,预告片做的好的电影,自然就更占便宜。
而这部分消费者,至少占60%左右。
作为无特定目的的电影消费者,其实消费的更多是「电影类型」。
只要你大致明白自己消费的类型是什么,基本不会出现观影后捶胸顿足的情况。
因为你知道自己去看的是什么,比如你看完《澳门风云》发现它不是《赌城风云》,你不要觉得王京为什么不是马丁斯科塞斯!然后义愤填膺非要去退票——没人强迫你消费啊。
预告片就好比是超市里让你免费品尝的小块试用装,尝完就可以决定买不买了。
因此。
预告片基本上都是一部电影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