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趣,悲剧引起同情、共鸣,不同的电影其娱乐性、艺术性、思想性各有侧重。
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观众来说,什么样的电影值得他们掏钱买票到电影院去看,也是见仁见智、各不相同。
大腕云集、超强卡司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对票房也有自己的野心,但追求高票房就必须以市场和观众为导向,如果一部电影正如导演事先告戒观众的那样“至少要看三遍”才能看懂,这就注定了它与高票房相差有点远。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罗曼蒂克消亡史》并不是一部适合在电影院观看的电影。
导演在采访中称他最喜欢的作家是博尔赫斯,而他的电影叙事,也像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一样迷乱,太过烧脑。
片中的电影明星有一句台词,算是导演的自黑:“导演没准备让大家看懂……这是一部艺术片,是艺术,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
因此在小众的业内人士及影迷圈子里,影片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在大众的娱乐化诉求面前,它一定讨不了好。
与同期上映的《三少爷的剑》相比,《罗曼蒂克消亡史》可以说口碑完胜、票房完败。
退一步说,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本就不该割裂来谈。
尽管导演说他的创作理念是“既愉悦观众,又表达一丁点自我”,在实际的操作中,艺术性的追求超越了商业价值的体现,二者失去平衡,结果自然是口碑与票房不对等。
成功的电影、好电影应该是大众电影,是被市场认可、被观众接受的大众艺术。
现在的电影生态环境中,多的是商业化过度、艺术性缺失的爆米花电影和注重艺术性、忽略甚至贬低商业性的小众电影,两者各为极端,严重扭曲了电影的本质。
所以,这两部电影在面对《药神》的第一天,就被《药神》毫不犹豫的从位置上给踢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