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我不是药神》这类电影不行。
这个文艺片的受众一直都很少,这个类型片,商业剧情片和商业特效大片才是市场主流电影,丰富的类型片可以满足文青和影迷的舆论走向,这个商业剧情片甚至可以作为现实舆情的纾解,也是最带观众口碑和评论,商业大片就是纯粹是娱乐产品。
国产电影的问题比较像华语音乐,网友是不是成天骂华语乐坛不行,怀念以前港台乐坛不得了,实际上就是主流流行不行了,被短视频神曲,唱跳爱豆和网络神曲占据,实际上像文艺片片的独立音乐都玩出花了,而且大神辈出,但普通人并不听,舆论掌握在他们的手上,资本根据舆论又反复推这些东西。
上面是不出事就懒得管,出事了就一刀切,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个原因比较复杂,大体可以解释为因为历史原因导致的三重挤压。
观众接受美学的教育不够,遇到点文化上的问题就习惯去举报;
上面文化作品一有舆情就会一刀切。
资本因为管着躺平只想赚钱,
三方不断挤压文化产品导致主要流行文化变成这个样子。
“没什么用!”
谢寒接话道:“你没看到很多人都嗤之以鼻吗?他们倒不是觉得陆晨说的话是错的,只是觉得陆导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在他们看来,有些上不了台面。”
“我也没想上台面,就是纯粹的口嗨。”
陆晨笑道:“我只是想给上面提个醒,扶持商业片是必须的,至少不能打压,若是大家都去拍文艺片了,那么国内这么庞大的市场只能让国外的大片前来收割。”
“好像也是这么回事。”
余龙点点头。
陆晨的意思很简单,就算是不鼓励,也不能打压。
毕竟商业特效大片才是电影市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