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期间复是积累的怨气之数……此下算来,应保二十四年内不伤护道人性命为妥。”
“啊?那倘若他中途为人所杀……那岂不是断了这相引的龙脉灵气?”赵杜氏大为吃惊。
“此人天命所向,自有其寿元长短,若非消劫人出手,很难生有灾难相害于他……若是自然寿终正寝,应不用少于佛难期年。”
“但此下佛难有改,若是也生出变数,万一二十四年内有人将他杀了……”赵匡义此下但觉变数之难料,却是心中不安。
“阿弥陀佛。”智苦合什道:“小公子所虑亦是可能……但只要他十二年之内不失,这龙脉国运就不会大为受损。”
“不会大为受损?此话怎讲……”赵杜氏疑道。
“此龙脉国运有六甲子之数,十二年之后护道人有失,那时这运道犹如有了裂缝的水缸,地水灵气会流失些许,会对国运年祚时长有了影响,但亦不会很多……”
“那有多少时日?”
“老僧但知帝王若行暴政一年,其害犹胜于这流失的灵气……夫人当可明白,泽及子孙,祸及子孙之理,就如这太祖皇帝回归的余泽,其可为这龙脉添上三年之数的年祚。”
赵杜氏望着满满的一潭灵水,但有所感,默然点了点头,沉言片刻,言道:“那十二年内呢?”
“老僧日后自会使人护他十二年……”
赵杜氏心中大为疑惑。只听智苦接着道:“方才老僧有言,这护道人身上的运道是为怨气源头……谓之为源头,并非说它会自动生成怨气,而是说它有聚拢怨气成道的能力。
如阴阳相吸之故,倘若他十二年内有失,他的运道入了地脉,那些散去的怨气会有大部分被运道吸回,终又会成大患之日。
十二年后,他体内的运道吸力至少消去七成,而散去的怨气或已有了所附,两消之下,已不足为虑……而最多再与他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