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风釆,几欲前去书院窥君一面,又恐难躲郎君神念,终是不敢白发对青丝,花甲竞神姿。
书到此处,却无下文,楚南风悲痛之中但见纸质暗黄,望着信中“已替妾身快意恩仇”诸字,心知此信必是写于十七年前,自己杀上巫山之后不久。
长长叹了一口气,又从底下依次取出一张信纸打开便看:
十二年前,妾身留书后欲化尘归土,不意又被师太所救,责妾身无义,置师太她耗了二十年修为真元相救之恩于不顾,妾身惭愧,跪求受戒,却未得师太见允。
每见“蓝蛟”,犹思郎君丰神如玉之英姿,倍受思情之煎熬,是疑弱情于睹物,将“蓝蛟”埋于树下,仍难离梦寐神驰郎君之音容笑颜。
得师太转述五柳先生之《闲情赋》,不意五柳先生之所悲,但求得其之所愿。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
幸愿力之所致,得诵经之明性,妾身方知真情之长久,非止于离别之年华,如严慈之孤灯只影,似孝子之秉香相伴。
师太圆寂之时,又将毕生所余真元输与妾身,使妾身得已残喘。然天意难违,这十余日来但感气机消退,神疲气衰,妾身已知时日不多,唯恐郎君意气,若因妾身之故,未曾另择佳偶,而致有过,其一是为不孝于先祖,断楚家之血脉传承,其二是为虚情于妾身,累妾身罪孽加重。
故留此书,并十二年前一封共寄,郎君智慧,当知妾身之殷情,若遂妾身之愿,当来坟前薄酒一杯相告,妾身方可暝目无憾,含笑九泉。
绿依绝笔。
虽然心料马希兰未死,但读此信,楚南风双手微抖,情难自禁之中,泪珠终是滑落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