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兄台所言在理,大汉需要发展,这科考的制度,肯定会延续下去的。”
这人原本只是在外围观望,可是这突然一嗓子,惊得所有人都回过神来,特别是蒋显,他急忙一拱手:“陛...”
没错,这人就是大汉天子刘禅,今日是朝廷张榜的日子,刘禅故意混到街头,想看看考生们都是什么反应,比如对于朝廷举办科考的想法。
刚刚听了好一会儿,他很满意。
这些人,好像很在意科考。
这是好事情。
只是,蒋显才刚说一个“陛”字,刘禅就瞪了他一眼,然后抢话说道:“毕竟科考制度,比起察举制度,更加的公平。”
“察举制,选材范围太小,基本都是相熟之人互相举荐。”
“但是,我大汉疆域如此辽阔,如何能保证让所有有才之人,都能有机会为朝廷效力,而不是被埋没?”
刘禅话音刚落,有一人却摇了摇头,道:“这位先生,察举制是我大汉数百年的选拔官员制度,怎可说废就废?”
“况且,在下听闻,陛下此番选择科考,也是因为我大汉初得并州,急需大量的官员,所以才举办了这场科举考核。”
这人明显是反对刘禅,蒋显见过刘禅,那是数年前,刘禅去过他们家见蒋琬,他是蒋琬的次子,自然是见过刘禅的。
此时有人当众反驳皇帝,他无法视若无睹,可是他刚欲开口,就见刘禅眼神制止,然后呵呵笑道:“制度,好的制度必须延续,但若是明知制度有缺陷,还一味延续这种制度,那就是祸国殃民。”
刘禅这话说得太直接,那人看了刘禅一眼,旋即笑了笑,然后问道:“想必先生应该已经通过了这场考核,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这人说话这么拽,想必是通过了考核,所以才会在此大言不惭,若是他并未通过考核,那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