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自会将王朝的繁华宣扬出去,大大小小的国邦自发前来朝拜,也不知他们是在哪听说天朝帝王爱美色,逢来便要带上十个八个美女。
这些美女王柄权自然没胆子收,十年前那三十多个虽然摆在宫里赏心悦目,但每每想到万一被皇后发现的后果,他背后就阵阵冒凉气,最后没办法,一股脑全塞给了儿子。
……
王潜英现在着实让人省心了不少,自那日父子谈心后他再没去过烟花柳巷,也不曾贪杯饮酒烂醉如泥。每日潜心学业与政务,多年下来已成为京中颇负盛名的才子,闲暇之余写就的诗作,无一不被文坛争相传颂。
坊间甚至有传言,若能得到大殿下一篇诗文手稿,足可在京郊换个县令当当。
这些传闻真真假假,不乏杜撰吹捧之嫌,不过王潜英在文坛名声确实极好,他礼贤纳才,创办了「京玉书院」,遵循孔圣人「有教无类」,名头一度盖过了专出栋梁之才的国子监。
书院中虽有不少资质平平之辈,但王潜英创办书院之初就是为了让穷苦读书人能有鲤鱼跃龙门的机会,而且京玉书院这些年也确实出了几位惊世之才,当中一位甚至超越一众国子监学生,夺得了当年新科头魁。
国子监学生脸上挂不挂得住暂且不知,反正现在京玉书院的学生倒是颇有几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傲意。
但凡从书院出来的学生,无论学识高低,皆以「皇子门生」自居,这并非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而是实打实敬重那位身居高位还能心系贫寒书生的大殿下。
如今这「皇子门生」的称呼,估计很快有要改为「太子门生」了,因为宫内有人透露出消息,说当今圣上有意立大皇子为太子。
……
此事一出,许多文人比皇子还要高兴。
王朝两位皇子一文一武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文武不和自古一向有之,文人喊武人叫做莽夫,武人称文人为无用秀才,这点在朝堂上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