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卖艺者慨然一叹,说道:“我只是惋惜当年那么好的机会,鹰派那些人被日俄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过于迷信武力,让整个民族错过了最佳的机缘,一直到六十年代池田访美,在北美的东西海岸看到那些大型军工企业惊人的制造能力后,才意识到我们这个国家从一开始就没有机会取胜。”
“也不能这么说吧,毕竟那场战争的战损比放在那里呢。”
“资源不足,处处遭遇强烈抵抗,扩大战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战略。”卖艺者道:“每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都是不能迅速得到补充的宝贵资源,而我们的兵员有限,本就应付不了这么大的战略纵深,大部分军人不得不被拖在中华战场的泥沼中,不断消耗,而国内的生产能力完全没办法跟北美抗衡,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我们不得不将战线拉大。”
李牧野默然不语。那场战争的后期,中日双方的战损比的确发生了显著变化。东瀛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他们打不起持久战。太祖爷在战争爆发初期的论持久战中就点明了他们的天然桎梏。小国寡民,穷兵黩武,在跟对手间的文明程度的差距不是那么大的情况下,不可能会有什么好结果。
“你来找我,应该不是要跟我讨论强势和弱势的问题吧?”
卖艺者点点头,道:“我是来取李先生项上人头的。”又道:“战争是辅助手段,有时候也是唯一必要的手段,你的存在已经大大妨害了我推行多年的计划,而我偏偏又找不到你的弱点,所以只好除此下策。”
李牧野道:“我这颗脑袋就在这里,你有时间说这么多废话,为什么不来取?”
卖艺者道:“你比我预想的要强大,但还不至于令我丧失战意,只是这里显然不太方便你我大打出手,你敢不敢跟我来到一个更合适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