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即兴表演环节结束,开始抽签分组表演小品,题目自拟,五分钟准备时间。
江瑜这一组总共五个人,三女二男,巧合的是,有俩他都认识。
“你们以前演过戏吗,有什么想演的吗?”杨秘主动问道。
张晓菲一双大长腿,打扮却很朴实,瞪着双大眼睛摇头。
一轮问下来,这一组里除了杨秘和江瑜外,都没有表演经验,拿主意的自然也就落到了他们俩身上。
杨秘道:“大家都看过《胡同人家》吧,要不就演这个,我们五个人正好角色够分。”
结果四人一起摇头。
《胡同人家》是九十年代在燕京电视台播出的,后来地方电视台也陆续重播过,但很显然并不是所有人所有的家庭都那么富裕,能买得起电视机。
江瑜道:“要不就演上坟吧,刚刚不是才演过嘛,取个巧。”
“这个好!”张晓菲第一个表示赞同。
其他两人也表示没有意见。
“那好,就演上坟,”杨秘的合作能力一直很强,见其他人同意后,就没有再坚持。
这种小组合作表演的模式,其实除了考察表演能力外,也在考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如果长时间无法统一意见,不仅白白浪费时间,还会留下很差的印象分。
五人达成一致后,开始分配角色。
杨秘表示自己可以演孙女儿,去给爷爷上坟,张晓菲提出自己可以演妈妈,另外一对考生顺势演了母子。
于是基本的故事情节就出来了:
爷爷生有两个女儿,去世后,女儿们带着孩子,在清明节那天来给爷爷上坟。
最后四人一起看向没有发言的江瑜。
为了吸引考官的眼球,大家都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给自己加戏,江瑜却一言不发的,淡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