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人世间 > 第六章

第六章(5 / 43)

而为司局级以 上干部提供住宿保障的地方是“一招”。

二OO一年,“一招”和“二招”都有了各自商业性质的新名字,改 叫什么什么宾馆或饭店,并且都将管理权承包出去。省机关的人们还是 习惯称它们“一招”或“二招”。“二招”已有四十多年历史,前三十年 几乎每隔十年内部装修一次,近十几年却没有装修,处处显岀陈旧破败 的样子,往昔的高档舒适荡然无存。这几年,A市建起了几处新宾馆饭 店,地点都不差,装修比“二招”高档多了,有的还是民间集资或中外 合资,女服务员普遍都比“二招”漂亮。

全国各地的宾馆和饭店已开始评级,A市不少新建的宾馆和饭店 都达到了四星标准,只有一家是三星的。“二招”只评上了二星,它毕竟 属于省政府直属产业,那很没面子,所以虽有星级牌却从没挂过。省里 曾打算推倒重建,苦于财政拮据,有那种想法,也没有那种实力。招商 吧,民间资本看出政府囊中羞涩的窘况,企图趁机大占便宜,条件一个 比一个离谱,政府根本没法接受。也有省内外财大气粗的老板主动上门 谈生意,希望能把那块位于黄金地段的地皮买下,出价也颇有诱惑。省 上吸取了贱卖国企,致使国有资产变相流失的教训,表现出难能可贵的 定力。几年之后,那里的地价也许翻了几倍十几倍,早年买下的老板即 使什么都没做,倒手一卖便能赚得盆满钵满。

工薪阶层承受的改革阵痛,已达到了临界点。东三省如雨后春笋般 冒出了一茬茬民间资本家,他们中有些人是隼路蓝缕、艰苦奋斗创下一 份家业,有些人是靠投机成功一夜暴富。还有一些人什么产业也没有,甚 至连个公司也没有注册,就光杆司令一个人夹着皮包坐着豪车东奔西跑 谈生意。他们不屑于谈小生意,一谈就谈大的,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个亿。周 秉昆当“和顺楼”副经理时,他们中有些人就在“和顺楼”出现过。他 们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