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是在为难该如何封赏林学士?”
杨氏将一盘精致的点心和银耳莲子羹送到皇帝面前,笑吟吟问道:“陛下是担心将来封无可封还是后世之君压不住?”
“有这方面的担心,更多的其实不是这一点,朕是怕将林枢推到风口浪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林枢于朕有大用,若是封了爵位,他算是勋贵还是文臣?自古文人相轻,朕不希望因为一个爵位,使得林枢失去在文臣中的特殊地位。”
皇帝是个很自信的人,他自信林枢会忠诚于他,什么将来封无可封,太子压不住等等这些担忧还不足以让他犹豫。
他更多的担忧是封爵之后林枢的位置,自宋之后,文臣封爵除开国时寥寥无几的几人外,到如今一个人都没有。
魏庆和三朝老臣,功勋卓着,可至今身无爵位。张黎国公府嫡脉,位列相国,可将来致仕时,最多赐下荣衔归养。
林枢因为培育粮种解决大楚百姓饥馑之苦,功劳之大,除了封爵别无他法。可新政变法之事,林枢还要大用的,绝对不可以让林枢脱离文臣之列。
天底下有主持朝政的文臣宰辅,却无军政一把抓的勋贵,这是大楚近百年来的惯例!
杨氏听完皇帝的抱怨后,笑了笑说道:“陛下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谁说有爵之人就不是文官了?前朝的李善长、刘伯温不就是文官吗?”
“那是开国功臣……”
皇帝刚要反驳,突然眼睛一亮:“哈哈哈哈哈……妙啊,林家先祖不就是开国功臣,朕只需要将林家先祖的爵位,从开国宣力武臣换成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不就行了?”
杨氏提笔在纸上写了两个娟秀的字:“陛下最好能特意指出,这个爵位不止是嘉赏林家数代忠贞,更是对林学士培育粮种的赏赐。比如永丰二字作为封号就很贴切。”
……
九月初七,连续数日的阴雨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