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人脉多条路嘛!
万一鲁国内部哪天出了什么变故,我直接带着菟裘归附齐国,倒也不是不行。
想明白了这一点,宰予的回答也变得认真了起来。
他回想了一番纪胜等人的表现,郑重其事的答道。
“攻取郓地的战役,我也曾经参加,因此我对莒人有所了解。
根据我的观察,莒国的百姓性情多变而没有教化,贪求务得而喜欢虚伪,崇尚勇力而鄙视仁义。
士人好武但容易暴怒,躁急而容易泄气
因此,他们的国君不能体恤他的臣民,臣民也不能尊奉他们的国君,上下之间不能同心同德,这样一来治理国家的纲纪就丧失殆尽了。
所以说,莒国必然先于鲁国而亡。
晏子微微点头,笑着又问:“那您觉得鲁国怎么样呢?’
宰予本想直接作答,可他忽然又想到了阳虎,心中瞬间又多出了一个损招。
他先是叹了口气:“钦
晏子奇怪道:“你难道认为鲁国就快要灭亡了吗?”
宰予闻言,摇头道:“鲁国的君臣,做事还算是合乎礼法,因而百姓勉强可以安定泰然的生活。
教养得以推行,臣民尊奉国君,国家的纲纪尚且存在。
所以我认为,鲁国还是可以长期存在。
晏子问道:“那您刚才为什么要叹气呢?’
宰予道:“尽管如此,我认为鲁国在另一个方面仍然存在过失。因为这个过失,足以导致鲁国的灭亡,所以我才忍不住叹气啊!‘
晏子问道:“请问,是哪方面的过失呢?
宰予道:“像是邹国和滕国这样的小国,他们小到连野鸡也能跑出它们的地界,可却仍然能够保住公侯的爵位。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实力强大,而是因为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以小事大、以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