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蠡闻言,先是一皱眉头,思索了片刻后,方才微微点头道
“细细想来,好像的确是这个道理。
不过很快,范蠡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可经商毕竟只能富足商贾,又如何能使得民众富裕起来呢?‘
宰予笑了笑,说道:“要想使民众富足,要做到两点。”
“是哪两点呢?’
“其一,便是提高民众的生产能力,假使一名农夫耕作百亩田地,可以获得百石粮食的收益。
若是百亩田地的收益能提升至两百石,那么他每年就能多出百石的粮食去换取其他商品。
范蠡听到这里,不由问道:“您说的不错,可问题是,如何才能让田地的岁产翻倍呢?’宰予道:“田地的收成不止受到土地肥力的影响,也会受到水患、干旱的影响。
如果可以沿河道附近修建堰渠、深挖沟壑池塘,那么丰水时,可以用它们来蓄积河水,防止洪灾肆虐。
而当干旱降临时,也可以利用它们积蓄的水源灌溉农田。
平时,又能用它们来养育鱼虾,增加鱼获收入。
这难道不是一举三得的好事吗?’
范蠡听了大感惊奇:“这...倒的确是個好法子,只不过,单凭商贾的力量,恐怕无法完成如此繁杂庞大的工作吧?’
宰予点头道:“所以说,此时又要配合运用第二种方法。
“那么第二种方法是什么呢?’
“修建大型工程,必须要得到来自国君的支持。但国君有的贤明,有的则显得昏庸。因此,即便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有些人也分辨不清。
所以,也要根据君主的喜好,采用不同的办法游说他们。
有的要用利益引诱,有的要用道义说服,有的则要用恐惧慑服。”
子贡听了,忍不住小心脏一紧,可片刻之后,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