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
宰予从睡梦中惊醒。
他回想起了刚才的梦境,自己坐在大图书馆里,成宿成宿的翻阅着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料,一时之间竟看的入迷。
直到看到一本叫做《狂人日记》的书时,才吓得睁开了眼。
仁义道德等于吃人?
夫子可不好这口啊!
反倒是从前齐桓公时的宠臣易牙为了博得桓公的宠爱,竟然亲手将自己的小儿子烹杀,做成肉羹献给桓公。
桓公虽然心里感到很不舒服,但还是十分感动于易牙杀子献羹,认为易牙爱他胜过爱自己的亲骨肉,于是对于易牙愈加宠幸。
这件事还留下了一个名叫烹子献糜的典故,前些天夫子上课时还曾极力批评过这件事。
由此可见,夫子不但不吃人,还很爱人。
但为什么后世的人会认为夫子倡导的‘仁义道德’是吃人呢?
宰予合上眼睛陷入沉思。
定体问,我陷思。
他回忆起梦中看到的几篇文学批评文章,开始做起了阅读理解。
——比起伦理学意义上的“吃人”,更具普遍性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吃人”。在《狂人日记》里,我们从“割股疗亲”这样的事件可以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奴役关系。这样的悲剧看似是偶然,但实则是必然。封建礼教对人思想上的束缚,才是导致惨剧发生的罪魁祸首。
宰予看完了这篇文章,忍不住拍案叫绝。
说的太好了,怪不得我一直觉得夫子的学说怪怪的呢,原来是周礼存在问题啊!
封建礼教何止束缚了后世人的思想,也束缚了夫子的思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