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他们的要求。
很快。
楼船来到了码头。
船舷挡板被放下去,两队亲卫精锐率先下船,然后在码头简单的布防。
“王上驾到!”
原本还有些喧哗的码头,在一眨眼的功夫便安静下来,而且是鸦雀无声的那种,无论是张璘,还是他身边的众多将校。
齐刷刷的把目光投向楼船甲板,身体下意识的挺直,像是一杆杆的锋锐的长枪。
嘶!
还没有下船的唐胜宗、王弼看到这一幕,不由有些震撼。
淮王的人还没到,只凭名号,就让这些一看面相就知道桀骜自傲的将校如此激动敬畏,从这点便能看出淮王在军中的威望。
唐胜宗和王弼交换了一个眼神。
不是说淮王是一位性格宽厚之人么?淮军的众多将校,怎么会对他如此敬畏?
两人对于王景了解的还是少了。
王景很少亲手惩戒麾下将校,将校若是犯了错,自然有军法约束惩戒,不需要王景亲自喊打喊杀。
从这点来看,王景治军有些过于宽仁。
但淮军可是王景从无到有,一点点带出来的兵马,当初淮军只有数百、上千士卒的时候,王景经常冲锋陷阵,亲自突阵斩杀强敌。
屡屡以少胜多,击溃敌军。
当初最先跟随王景的众多士卒,在经历过一场场大战后,只要是没死的都成了百户、千户。
这些人对王景的忠心和敬畏,根本不用特别描述。
而张璘麾下的将校,多少都见识过王景出手的景象。
在他们心中,王景俨然如神人,让人仰视。
唐胜宗、王弼刚加入淮军,对王景在军中的地位和声望不太了解,所以才会如此震动。
等时间长了,他们对淮军有所了解,就不会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