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队、国家二队,还是国家一队,都必须至少有一名直板单打选手。
他所在的体校帝都排名第一,而他在这所体校内为数不多的直板选手中排名第一,机会因此而来,有一点“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
白峰在国家队中遇到了很多很多他想象之外的高手,他也曾经被要求模拟泡菜国某直板选手的打法,给国家队主力选手做陪练。
正是在陪练的时候,他遇到了林笠。
那时候的林笠高高在上,意气风发,已经拿到了世界三大赛的金牌,而白峰还只是个寂寂无名的小球员。
林笠对他很友好,因为他们来自同一所体校,甚至当年入门的时候是同一个老师带出来的。
但林笠对他越好,他就越不服气。
他觉得自己的天赋并不比林笠差,甚至自己的脚步速度、护台面积和击球速度比林笠更快,凭什么林笠是主力球员,我却只是个陪练?
就因为我是直板,他是横板吗?
凭什么直板就要被瞧不起?
难道华乒最初的赫赫威名,不是靠直板快攻型打法建立起来的吗?
当然,上面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真正的原因是,白峰的父亲也是乒乓球运动员,学的就是传统的直板快攻型打法。
他的父亲终其一生最高也只爬到了省队替补的位置上,在退役之后并未选择转教练或是相关行业工作,而是直接离开了乒坛,选择彻底转行,去了一家国企事业单位,并在后来的很多次喝醉酒后跟白峰抱怨。
“我不该选直板的,真的,我单知道直板的反手位比较薄弱,却没想到能薄弱到这种地步……”
父亲心头是有执念的,父亲觉得执拍的错误选择毁了他的乒乓生涯,他很后悔,恨不得人生重来一次。
但父亲万万没想到,他祥林嫂一般的抱怨并没能影响到儿子,反倒让儿子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情绪。
在白峰儿时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