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结束了。
电视剧刚结束,网络上便掀起了讨论热潮。
微博热搜榜前十的话题,有五个和《人民的名义》相关。
才播出两集,就已经霸屏了,话题阅读讨论数一骑绝尘。
“尼玛!看得真上头!第一次这么讨厌禁掉超前点播![抓狂]”
“看这些各怀鬼胎的大佬飙演技真爽啊![狗头]”
“江述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话到底能用多久?”
“早就知道了,以我爹的性格,如果这个题材不能有突破,他肯定也不会拍[狗头]”
“……”
这部剧大概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产物。
它的人物、剧情、设定、三观,肯定没有极致的那种好。
但都是恰好的贴合当下的时势与潮流。
说它吃了不少题材的红利,肯定是没问题的。
逼呼上【如何评价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榜话题,电视剧不过才播出三个小时,已经有两千多个回答了。
三个小时两千评论在微博不算什么,但逼呼不一样,平台的模式不同。
这两千多个回答里,也有接近十万条评论了。
接近零点时,又一个好消息传了过来。
奥斯卡公布了提名名单。
因为时差的原因,国内是凌点,米国还是白天。
五部获得最佳国际影片提名的电影里,《情书》赫然在列。
印象中,这部电影在当年没提名过奥斯卡。
但奥斯卡的口味似乎也在变化中,以前奥斯卡不太待见文艺片。
不过进来也开始给文艺片机会了,比如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就给了日本文艺片《驾驶我的车》。
而且每一届的评审团成员不同,每一年世界上出产的电影不同,确实都会影响最终的评奖结果。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当年在奥斯卡上的获奖数为零。
现在怎么都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