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看待他如同一个常人。
这方面来说,其实倒是世界皆同,但是如果进行本土化改编的话,那么放在国内就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因为,目前而言,国内的家长,是很难很难像影片里面的小女孩的妈妈那样淡然以对。
怕是早就闹到学校去了。
这就是不同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事实上,就像李易,如果那个小女孩是他的女儿的话,他怕是早就二话不说,就去学校揍人了。
开什么玩笑?我的小棉袄也是你能觊觎的?
可是放在老美那边,却似乎就显得很正常了。
虽然说,很多报道都说,国外对未成年的保护力度更大,但是如果双方同样的都是同龄人的话,就不一样了。
要知道老美那边可是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法案的。
简单地翻译过来,那就是“两小无猜”。
所以,最终李易还是摇了摇头,因为《砰然心动》或许对于国内的观影者来说,不会有什么隔阂,但是如果进行本土化改编,那就会变得不伦不类。
其实《砰然心动》在李易的理解当中,不止是一部关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电影,同样的也关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面的问题。
国内一直也都在提倡说父母教育孩子要如何如何,这类的问题,甚至早就已经成为了时下人们谈论家庭教育的主流。
毕竟,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可是真正能做到的有有几个?
与其说《砰然心动》里面的男女主角,特别是女主角,会那样的懂事,那样的令人喜欢,是因为她本身的魅力,倒不如说,这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性格。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教育方式。
但是有些东西却是殊途同归的。
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很懂事,很乖巧,可是事实却是,不讲作业,父慈子孝,一讲作业,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