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幡然醒悟,“下官懂了,这个木塞就是……”
赵煦笑起来,“没错,“这个木塞中间有小孔,可以塞入引线,如果需要爆炸的时间短,就把木塞往里面塞一点,如果爆炸的时间长,就把木塞往外拉一些,如此控制引线的长短。”
王应了然,“原来如此。”
赵煦继续道:“不过将木塞拔出或塞入多少,能在什么距离爆炸还需测试,之后将结果刻在生产的木塞就行了。”
顿了一下,他道:“比如一百米爆炸,需塞入一厘米,将这个记下来,今后制造的木塞的时候将其标注上,形成标准,如此炮兵战场就能直接依照标记控制爆炸的距离。”
王应频频点头,“下官懂了。”
赵煦轻轻吐出口气,这就是木塞引信。
比起炮弹上直接一根长长的引信,打仗时候依靠士兵自己凭感觉判断距离,拿剪刀剪引线来靠谱多。
简单来说,这就是傻瓜式的,而且误差比士兵自己剪强得多。
这种引信在当代出现在十八世纪后期,被用于当时原始的榴弹炮。
不过由于当时还在使用黑火药,开花弹威力不足,并未引起重视。
交代了此事,赵煦回了王府。
仅仅九日余,王应便将第一门臼炮造了出来,同时还有数枚空心的炮弹以及木塞。
这门臼炮被运到了火炮校场,赵煦令常威带炮兵将领一起来参观。
毕竟,今后这就是他们使用的火炮之一。
“这火炮怎么炮口朝天,是要把炮弹打到天上再掉下来砸死人吗?”一个炮兵将领自认很幽默,哈哈大笑。
转过头,他见其他人个个抿着嘴,自己突然闭嘴。
“唐庆,笑的很开心嘛,来,你来亲自装弹点炮。”赵煦对唐庆招了招手。
这个唐庆是个炮兵校尉,负责都尉麾下的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