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学堂建立,兵仗司里的研造事宜基本和王崇无缘了。
他只是一心盯着学堂,负责自己学习,以及督促学员们学习。
王应也不允许他做别的。
在他看来让自己儿子在学堂中听学,比给他派些活干重要太多。
王崇一开始有些不乐意,但接触到教材上浩如烟海的知识后,顿时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当初的一点傲气也消失的干干净净。
他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苦学,用不了多长时间,自己就会被学堂里的学员给取代了。
王崇交过,第二个眼睛虚眯着,白白净净的学员将单子交上来。
赵煦轻轻笑了笑。
这个学员的名字叫屈生。
学员中,他和王崇是最拔尖的。
上次官考中,他的数术是满分。
而后来事实似乎证明他是个天生的理科生。
物理和化学同样优秀。
收集了所有的材料单,赵煦一个个看起来。
三十二份的单子里,只有一分单子上缺了某一项材料。
但是大体都是对的。
这不合格的单子不出意料是匠人子弟们的。
由于不识字,匠人子弟们基础差,先要认字,才能通读教材。
所以他们学起来很慢。
不过赵煦没有因此就打算放弃他们。
这些匠人子弟同样非常努力。
他给他们希望,就等于给所有的匠人们希望。
把做错了的一组学员叫过来批评订正一下。
赵煦先让学员们去院子里搭灶台。
接着他便令王应差人去取荤油,生石灰,纯碱,盐,又差人去玻璃坊取三十厘米口径的玻璃缸。
下午的时候,这些东西都齐备了。
赵煦没有参与,只是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