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滩两岸的柳树只剩下低垂的枝干。
从河面吹来的风还带着丝丝寒冷。
舰船司的官员记录下河滩上的图。
赵煦又详细讲述了一遍,具体到每一个细节。
“本王会派一批泥瓦匠过来,还会送些水泥过来,就这片河滩上建造十二个干船坞,河道两侧一面六个。”赵煦道。
陈寿又是一喜。
这下他就放心了,有熟悉使用水泥的匠人,这干船坞的建造就没多大问题了。
吩咐了干船坞的事,赵煦又巡视了一遍造船坊。
陈寿初来,这里的一切还只是具备雏形。
包括匠人居住的还是十分简陋的临时木棚。
对此是看在眼中。
他懂得陈寿的心思,现在一心只想造战舰,没有太到太多的精力顾全到匠人的生活起居。
或许这就是古代官员的通病。
他们习惯用威严和惩罚令匠人干活,而不是他们自发地努力干活。
想到承德坊的建造基本结束。
空闲下来不少泥瓦匠,他决定回去把董建安调到这里,像打造承德坊一样。
在这片土地上建造一个正规的船坞。
即便以后大型造船坊终将迁到海边,但这里依旧可以制造商船。
巡视结束,赵煦起身要回去。
尽管有许多不满,但是这些缺点只能一点点改正了。
毕竟是白手起家,总要一点点积累经验。
对此也不能责怪官员们,毕竟他们习惯了周边的一切。
自然是按照旧有的思维来。
沿着河道,赵煦到了平城码头。
望着一箱箱的燕州货物装船,又被运往南方,他露出笑容。
他目视这一切的时候,一艘商船渐渐靠岸。
船上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