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快步走到了邸阁前厅,王康说道:“王夫人等没来得及回内宅,尚在前厅隔壁的房里为吴心疗伤。”
秦亮点头回应,大伙一起到了厅堂里,聚拢在上位的筵席间。
王康入座,沉声问道:“是否要派人去中垒、中坚二营,知会杨伏德、以及将军长兄秦伯遇,先告诉他们情况。”
此言一出,属官们纷纷侧目。秦亮马上开口道:“别急。”
新任长史杜预道:“此事不像是大将军府的周密布置,仆也赞同先稳住形势。事情牵连甚广,没那么简单,卫将军府须从长计议。”
秦亮对杜预点了点头,又道:“暂不要惊动中军,倒可以派人去找傅嘏,让傅嘏增派人手到各城门,清查刺客。”
杜预一脸恍然,立刻起身道:“仆马上去写简牍,将军只需签名用印,很快就能派遣快马送去宣阳门。”
此时的情状,倒让秦亮回忆起了在战场上,傅嘏与杜预辅助秦亮下达军令的场景。傅嘏认识杜预的字迹,也做过秦亮的长史,这样的手令就够了。
没一会,杜预就拿着竹简回来,手里还拿着毛笔等物。
秦亮接过简牍一看,大致内容如刚才的商议。不过其中有一句,叫傅嘏重点设防建春门!
两人对视了一眼,不用多说,心里已经了然。
城门校尉当值一般在洛阳正门宣阳门,而刺客逃离的地方是宜寿里、位于内城靠东南的位置。刺客如果急着想逃出城,也不可能绕道走东北方这边的建春门,况且建春门靠近卫将军府。
显然这份手令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清查刺客,也有以防万一的打算。
中外军的一些军营并不在内城中,傅嘏控制好内城各门、尤其是靠近卫将军府的建春门,到时候万一临时要调中外军,也更容易让军队迅速入城。
秦亮签字用印之后,杜预重新走出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