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皇帝即便改了官方修的史书,民间记录的史料或者墓志是不可能全都改掉的。就像黄门侍郎说的,即便褚遂良不记,天下人也会记录。
“我们目前看到的史料虽然有限,但越往前的古人看到的史料就越多。比如文君实在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就能看到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史料,而他依旧在《资治通鉴》中大体采纳了新旧梁书的记载。
“历史上其实改史事件很多,比如楚朝、北魏、盛朝等等,都有很多的改史记录,而且基本上都因为一些文物的出土或者最新的研究而实锤了,很难翻桉。
“唯独近代规模最浩大、声讨最凶的梁太宗改史事件,至今都找不到实锤的铁证,这其实可以从侧面说明一些问题。
“而且,想要大规模地改史,有一点是必要条件。而梁朝并不具备。”
李鸿运问道:“什么?”
楚歌微微一笑:“文字狱,而且是大规模的、自上而下席卷全国的文字狱。
“因为你想改史,不是只改国史就可以了,民间还有大量史料记载。这些民间的史料虽然是野史,但他们也会搜集很多相应的资料,而且写野史的人也有不少是德高望重、有名气有分量的人。
“或许在未来的某天,这些野史就会跟某条出土的史料互相印证,从而实锤了正史的造假。
“所以,要想改史,那就得把野史也一并铲除掉,只留自己修订的正史。而铲除野史,就得大规模地兴起文字狱,把民间写史的人全都抓起来杀掉,把他们写的书全都焚毁,甚至私藏者同样要处斩……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禁绝。
“但我们都知道,梁朝不禁私史,不限言论思想,没有文字狱。当时的文化环境,在整个华夏古代都可以说是最为开放包容的。
“而且,如果真的抱有怀疑主义去考虑这个问题,你应该这么想:改史的人会让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