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 第214章 何谓朋党

第214章 何谓朋党(4 / 8)

【距牛渚之战:8年】

楚歌的视野中再度出现这行提示。

这意味着,他又可以检验自己新政的成果了。

这次对于王文川的新法,楚歌没有再去改动具体的条文,因为他很清楚,纠结这些条文的细节没有意义。

历史上的王文川已经是一个有能力、有智慧的官员,他对于社会问题的洞见是很清晰的,解决方桉从表面上来看,也是很全面的。

但一执行起来,就跟预期中的情况查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楚歌一番分析得出结论,要改革,先要澄清吏治。

只有手下的官员都是一群清正廉明、能干实事的官员,新法才能按照王文川的预想推行下去。

否则,下边的这些官员就只会唱歪经,用新法来给自己牟利,并最终让王文川来被这口最大的黑锅。

之前楚歌提出整顿吏治的方法,并不复杂,一共两条。

第一是加强官员的政绩考核,第二是减少官员的恩荫。

在楚歌看来,这已经是基本到不能更基本的内容了。

齐朝的冗官问题是贯穿始终的,大量没能力的官员居于高位,他们中的许多人,如果是一边贪污一边办事还好,可关键是既不贪污也不办事,或者既贪污又不办事。

齐朝对官员的待遇,可以说是历朝最高,如果跟大盛朝初年比起来,齐朝的官员简直是生活在天堂了。

在楚歌看来,要一步到位地把这些官员的俸禄全都砍到大盛朝初年的那种地步显然不可能,但我好歹也是当朝宰执,在皇帝的授意下,搞搞政绩考核,敲打一下那些不办事的官员,总没问题吧?

州县这两级的官员,不称职者十居八九,在这种情况下能把新法推下去?那才有鬼了。

而且楚歌也没想着一下子把这些不合格的官员全都撸下来,这种政策肯定也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