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率军突击的好时机,请求突袭。
然后赵海平上马、下令,就开始全军突击了。
但这次,赵海平却没有着急上马,而是多观察一段时间。
这个“观察入微”不愧是辛级金色天赋,确实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原本赵海平看向敌阵,只看到马蹄踏地、尘土飞扬,旌旗招展、人头攒动,总之就是一片混乱,什么都看不清楚。
但现在,他却能从混乱的军阵中,看出一些端倪。
有些地方,虽然看起来混乱,但实则士兵的步幅很快,战斗意志也明显较高,这些人如果变阵,一定是完成得最快的,而且多半也是战斗力最强的。
但另外一些地方,看起来似乎防守严密,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士兵们的斗志不高,有点畏缩不前。
事实上这才是古代行军打仗的正常现象。
一支大军中不可能全都是精锐或者百战老兵,必然有很大一部分士兵都是滥竽充数的。此时的战争,没有那么多的职业军人,绝大多数兵卒都是战时打仗、和平时屯田种地所以对于将领来说,如何安排这些兵卒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总的原则是,让那些精锐和百战老兵打头阵,而那些没什么战斗力的兵卒就往后一点。这样一来,前锋打赢了,后军就能追亡逐北,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将新兵锻炼成老兵。
这也是为什么冷兵器时代时常会有兵败如山倒的情况。
因为一旦前方的百战老兵和精锐打输了,后边的这些士兵根本就没什么战心,只能一边倒地溃逃。而冷兵器战场中最大的伤亡并不是出自于两军交锋的前线,而是出自于一方溃逃之后的追击、斩杀过程中。
所以说,即便高毅也是此时的名将,也不能违背这一条基本规律。
他此时正在指挥人马进攻渡口,看到秦将军的部队偷袭时,需要转变阵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