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董卓,爱民如子 > 第215章 公骥这字好

第215章 公骥这字好(2 / 5)

纳士?”

司马懿当即,疯狂地向老董打眼色。

老董瞅了下父子三人神色,立刻get到干儿子的意思,笑着点头道:“嗯,不错....招才纳土嘛,自然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司马父子对视,大为不解。

老董便继续解释:“人才嘛,一方面要自己培养,比如老夫命蔡伯喈、荀仲豫重新注解整理五经,并撰写太学教材,便是为日后的科举铺路,择优取材。’

“此等方式虽功在千秋,然见效却有些慢。世间仍有不少逸才散落各地,投奔无门,老夫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说起这个,他便摇头叹息:“尔等也知,上次就为了绑架....呃,盛情邀请左伯前来洛阳,绣衣使却因没有配套设施的保障,足足花费了将近两月时间。”

就在司马防和司马朗等待着下文时,他忽然便不说了。

之前还劝儿子想不通就别想的司马防,见老董随即悠悠品尝起了点心,忍不住心急道:“在下愚钝,还是想不通大力扶持章台,与招才纳贤有何联系?”

司马懿却已然懂了。

拉了拉亲爹的袖子,小声解释道:“父亲,爸爸已经说得很明白....他在别处绑架人才不方便,有了章台或其他据点后,绣衣使便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绑人家过来啊?

司马防惊了:原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这个意思?长期你自己培养,短期就到处绑票儿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真兼顾了眼下和未来的双重需求,还有效解决了各地那些看老董不顺

眼,死活不应辟之人的问题。

只是有一点,他还是难以理解:“太尉,绑人容易收心难。如此就算得到了那人的身,也得不到他们的心啊.

这话出口,司马懿都忍不住捂脸:父亲呐,忘了自己是如何投效他的么?

果然,随后就见老董笑了,道:“阿韦,汝刚才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