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一惊,柔嫩红润的嘴唇微微张开,半天都说不出话来:“袁家四世三公,声著海内,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隗更乃当朝太傅,又是受先帝遗命的辅弼大臣,他为何会突然……”
“为父也甚为不解。”蔡邕蹙着眉,捋着胡须沉吟道:“或,或许太傅与太尉之人,有旁人不得知的默契……”
“当初太尉奉故大将军令入京,其中便有袁家那位袁本初的怂恿。且后来太尉执意废立天子,上报太傅后,太傅也回复同意……”
“若是袁公明言开口,以其声望力挺叔父,众臣……还真会顾忌几分。狐疑之下纷纷附议,也说得过去了。”
“不错,太傅袁隗开口后,众臣一时愕然不语。随即,司空荀爽也觉上奏之策并无不妥,不妨一试,光禄勋杨彪紧随其后……”
“如此风向调转,攻守易位……”蔡琰当即明了,虽不理解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总算知道了来龙去脉。
只是不经意间,忽然又看到蔡邕目光一闪,很心虚的样子,不由想起什么:“值此众臣纷纷附议时,父亲难道还?……”
“呃,为父不是说了么,当时腿麻了……”蔡邕有些后悔把女儿生得如此聪明,什么事儿都瞒不过。
事实上,他当时的确腿麻,但更震惊形势忽然乾坤倒转,以至于没反应过来。
“父亲!……”事已至此,蔡琰这个当女儿的,也不能多说什么,只能娇嗔一声表达不满。
心虚的蔡邕赶紧好言补救,道:“为父虽未力挺太尉,但也非什么事都没做。下朝后,特意询问了太尉此事,不想昭姬你如坠雾里。”
“那叔父怎么说?”
“太尉说……”这时蔡邕的脸色就怪异莫名,神情茫然地回道:“太尉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蔡琰当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但不懂老董为何会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