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世界的。
当然,看这篇论文所需要的时间可是丝毫不少,毕竟全篇下来少说也有个三十多页,这还是内容十分精炼的缘故。
林晓整理论文的时候为了赶时间,可没有再像当初那样把每一步都写的十分详尽,而是把不少的内容都以“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的”等等词语更省略了过去。
所以这对于看论文的人来说,也很是一种挑战,如果知识量不够的话,大概是看不懂的。
这也算是一种智商上的“霸凌”了,毕竟想要看懂某个大老的数学论文,首先就得准备好把这里面的“显而易见的”等等内容都向老师问一遍了,说不定连自己的老师都听不懂。
当然,关于这些数学界中的“显而易见”,也有不少冷笑话,就比如:当安德鲁·怀尔斯说显而易见时,那么大概在两年后就会显而易见了——因为当他宣布自己证明了费马大定理的时候,实际上还要等两年他才能真正证明出来。
当然,对于德利涅来说,看懂还是很容易的,毕竟,他可是现代代数几何奠基人的得意弟子,林氏猜想作为代数几何中的重要猜想,他当然深入地研究过不少。
于是就这样,随着一页一页的翻去,直到最后,德利涅便就感慨一声,“他的数学思想,还有实现他思想的能力,仍然是这样的一如既往啊。”
“竟然能够将层的形式和椭圆曲线实现连接,这一步实在是太妙了!”
而再次看了一遍的蓬皮埃利,更加清楚林晓这篇论文的厉害之处。
他也赞叹道:“是啊!要是换成我来,恐怕根本做不到这一步。”
“又是拓扑,又是代数几何,这里面又涉及到上同调……噢,真是太神奇了,郎兰兹那个老家伙要是在的话,肯定得兴奋地跳起来,实现朗兰兹纲领的那一天,又近了!”
“是的。”
德利涅点点头,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