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带,若是谁家没有一房来自扬州的瘦马小妾,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这种说法虽然夸张,却也说明扬州瘦马的风靡程度。
肥鱼最早源于汉朝,那时候的人们普遍偏瘦,喜欢丰腴的东西,尤其是女色这方面,更是将丰腴这一词发挥到了极致,虽然不是以胖为美,却也差不多。
肥鱼最早在灵洲风靡,一方面是灵洲以西的女子,个子往往都十分高挑,骨架大,而这种女子想成为瘦马很难,即便瘦下来了,也很难看,而且因为骨架大,太瘦了手感不好,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硌得慌;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汉朝时期,汉朝的疆域很大,有很多西域和北蛮的女人进入中原,无论是西域还是北蛮的女子,身高往往都比较高,一般来说,都比中原人高半个头左右,而这些地方的女子,大多数都以肉食为主,身体自然无比的丰腴,而这些女子往往都备受有权有势的人追捧,导致很多本地的女子,也逐渐以丰腴为美起来。
肥鱼二字取自泸州的鲈鱼,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绝对是一道珍馐美味,而鲈鱼又以丰腴而著称,因此延伸开来,鲈鱼就用在了这些丰腴女子身上,只是这些女子并不是来自泸州,因此就取一个肥字,于是就有肥鱼的说辞。
扬州瘦马,灵洲肥鱼,在汉朝时期闻名天下,不过,养肥鱼可是个技术活儿,不但要吃得好,穿的好,住得好,还要时刻关注着她们的体重,若是太肥那就是胖,若是太瘦那就干巴巴的,正所谓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就是来形容肥鱼的。
因此,肥鱼虽然风靡于灵洲,可崛起于鄜洲一带,因此肥鱼又被人们称之为鄜洲第四宝,像欧阳奇身边带着的两个美娇娘,一个是扬州瘦马,还有一个就是灵洲肥鱼,这是标准纨绔的标配。
西风楼就是以豢养肥鱼而著称,他们在豢养肥鱼的时候,极其有讲究,除了从小训练她们要懂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