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传教是不可能的,中原向来都是独尊儒术,不可能让佛教出现的,另一部分则认为,传教这件事是可以商量的,只要西域满足了前面两个条件,那传教这件事是可以的。
然而,慧法的态度却很坚决,他就这三个要求,不会改变,要么大炎王朝答应,要么就继续打下去,西域自己把失去的土地夺回来。
面对如此强势的慧法,大炎王朝这边的态度也很强势,要么西域答应要求,要么就打下去,谁打赢了,谁说了算。
于是,双方就此展开了拉锯战,而慧法小和尚,自从上殿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上殿,他在长安的客栈住下了。
住下之后,慧法就开始每天在客栈讲经说法,吸引了不少长安的百姓去旁听围观,看样子,他是打算就这样耗下去了。
对于慧法的这个举动,有不少官员是反对的,纷纷上奏,让炎武帝下旨,不让慧法讲经说法,只是,这个要求并没有被炎武帝采纳,他任由慧法在长安讲经说法,冷眼旁观。
除了慧法小和尚的事情之外,李璇玑也在不久之后,进入了长安,他也觐见了一次炎武帝,相对于慧法的强势,李璇玑就温和了许多,他提出的条件不多,就一个而已,但是,这个要求却比慧法的要求还要过分。
李璇玑提出,让炎武帝立道教为国教,只要立道教为国教,那道教在福州占领的土地,全部归还大炎王朝,看似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很多人都觉得此举不错,是个好办法,然而,李璇玑的这个提议,却遭到了朝中重臣的一致发对,其中以儒家子弟反对的最为激烈。
儒家反对立道教为国教,这很正常,毕竟,儒家不单单跟佛门不对付,跟道教也是不对付的,儒家帮助大炎王朝立国,都没有被封为国教,道教凭什么被立为国教呢?
当然了,儒家虽然不是国教,可儒家在大炎王朝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