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采也很重要,如果一个人的师父只是乡下的一个私塾先生,那估计没有人在乎,而如果一个人的师父是一代大儒,那不管这个人的才情如何,他的地位就要高出很多人一筹。
李嗣源也很好奇许一凡的师承,虽然他在来东海城之前,对许一凡有一番调查,但是,更多的还是关于许一凡在东海城的一些事情,至于其他的事情,李嗣源知道的不多。
面对众人好奇的目光,许一凡却笑着说道:“在下并无师承,如果要说师承,那也只有一本《道德经》了。”
“......”
众人闻言,顿时无语了。
在场的都是读书人,《道德经》他们自然早已熟读,那是三岁小儿就能背诵的书籍,他们自然不在话下,而许一凡这么说,很显然是不想告诉众人他师从何处,不过,众人也没有追问下去,毕竟,贸然问起别人的师承,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而在场的人自诩读书人,自然也明白这点儿,尽管心中好奇,却也不好多问什么。
场面顿时有些冷场下来,而李嗣源作为主人家,他自然不会让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下去,于是,他就岔开话题。
“许兄的才情,我等已经知晓,而今日恰逢诗会,许兄何不吟诗一首呢,让我等见识一二。”
“世子殿下说的极是。”
“对,许兄来一首。”
“就是就是。”
“......”
原本有些尴尬的气氛,随着李嗣源的一句话,转移了过去,众人也纷纷附和起来。
让许一凡作诗,一来是想看看,许一凡到底有无才情,如果有,那自然是印证了李嗣源的话,如果没有,那只能说许一凡是沽名钓誉,《红楼梦》这本书不是他写的,他只是窃取了别人的成果罢了,虽然不至于现场诋毁他,但是,看不起是肯定的;
二来,他们也想看看许一凡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