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下官陕西巡抚、总制三镇军务,右都御史杨一清拜见钦差大人。”
不等杨一清拜下,李桓连忙上前,一把将杨一清扶住道:“杨总督不必多礼,李某在京中,常听陛下赞誉杨总督文武双全,有出将入相之才,今日一见,当真是名不虚传啊。”
杨一清脸上露出几分受宠若惊之色,忙冲着京师方向拱手道:“陛下谬赞,真是折煞老臣了。”
只是扶住杨一清,李桓便感受到杨一清那看上去并不怎么健壮的身躯当中所蕴含的力量,这位文德武功、出将入相之才,还真的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强者。
以李桓判断,杨一清的实力,怕是一般的一流好手都未必是其对手。
李桓忽然发现,诸如王阳明、杨一清,这些儒家出身的文臣,但凡是在军务方面有着极高造诣的,皆有着一身不弱的内家修为。
就像王阳明,一身内家修为造诣之高,就连李桓如今号称将十三太保横炼神功修炼到了金身不破的境界,已然不敢说自己能够稳压王阳明一头。
而眼前的杨一清,显然又是一位实力不比王阳明差多少的强者。
二人客套了一番,李桓神色一正看着杨一清道:“杨总督,李某此来为何,想来杨总督心中也该有数吧。”
杨一清脸上露出几分凝重之色,微微点了点头带着几分愧疚与自责道:“下官总制三边军务,却是让鞑靼人潜入关内,以至于对方劫走了朝廷的赈济粮,下官治军不严,有负皇恩,有负三边百姓……”
说着杨一清又道:“事发之后,本官已经严令三边总兵、一众指挥使、严守各处关口,并抽调一支精锐,围剿入寇的壶里部,只可惜,壶里部也不知从何得到消息,总是能先一步避开大军围剿,在劫掠了几处村镇之后,已经从三郎口逃回草原去了。”
从李桓得到消息,到李桓带领人马赶来,可以说已经过去了有半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