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之邦传来的东西还真有趣,千里眼之名不虚,数里之外的情形竟看的这般分明。”
成国公朱辅同样将手中望远镜放下笑道:“刚才咱可是看到谢迁、刘健他们这些人齐刷刷的跪了一片,好家伙,看来陛下这是没准备见他们啊!”
丰城侯李玺闻言道:“难不成陛下真的要死保李桓?”
文官集团这些年的势力到底膨胀到了一种什么程度,别人不清楚,他们难道还能不清楚吗?
别看他们武勋一系在朝堂之上丧失了话语权,但是五军都督府到底还把持在他们手中,在军中多少还是有一些影响力的,再加上各自家中经商,家业好生兴旺。
自然而然有的是渠道了解文官集团在京城乃至地方上都做了些什么。
北方边塞之地,多的是商队走私各种物资,东南沿海之地,海上千帆竞逐,大量的船队接连出海,带回了无尽的利益。
有官员上下勾结,贪污成风,有官员收受贿赂,包庇嫌犯,冤假错案不知凡几,还有官员随意草菅人命,一桩桩,一件件,怕是除了天子不知晓之外,但凡有心人,皆能知晓一二。
文官集团的势力便是他们这些与国同休的武勋也不敢与之碰撞,区区一个锦衣卫镇抚使,怕是翻手之间就会被文官集团给碾成齑粉。
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没有谁看好李桓,这年头,锦衣卫可吓唬不了人,早已不复当年锦衣卫之名一出,可止小儿夜啼之盛。
没看自朱厚照登基之后,几次流露出重整锦衣卫亲军的意思,锦衣卫上上下下,愣是没人敢出来挑这个担子,真当他们不想手握权柄吗,关键是身为锦衣卫,他们更加清楚文官集团势力的可怕,所以宁愿有负天子也不愿拿自己的性命去赌。
宁阳侯陈继祖饮了一口茶水,微微一笑道:“依我看,那李桓搞不好就是一个愣头青,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家想想,他才不过十八岁,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