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汉攻打吴国时,就会容易许多。
最后几样物品中,攻城三车和一锥一炮的作用毋庸置疑。
在这个时代,最难打的战争就是城池攻防战。
对于攻方来说,攻城最先要做的是清除城外障碍,填平护城河、堑壕。
护城河、堑壕两者有时会合二为一,夏秋时,堑壕引入河水,就成了护城河;冬春时,守方提前把堑壕堵起来,放干里面的水,因为壕底通常埋有许多尖桩木刺,人若不小心踩空掉下去,会被刺个透心凉。
护城河与堑壕通都有四丈以上宽,深度一丈以上。譬如大汉第一城池襄阳城的护城河,平均宽度超过六十丈,,度接近五丈,想填平它,一座山的土方都不一定够。
因此,凡有城池攻防战,攻方都要克服种种困难,花费极大的作业量。
首先,需要拔除掉护城河前的拒马桩,这個拒马桩不是拒马用的,而是阻挡攻方的攻城器材。
其次,攻城方需要顶着来自头顶上的攻击,以土石、柴草填平护城河。有时攻城方别无他法,只能用人命前仆后继的填。
填平护城河,才能触碰到城墙进行攻城。
正因填平护城河的任务过于危险和繁重,许多将领都会使用辅兵、民夫去填,尤其是周边的游牧民族,在攻城时,工匠相对要少,大多是驱赶城池周边的百姓顶着箭矢去填陷坑和护城河。
等到填完了,护城河里也就堆满了尸体。
为此,将领会让亲卫部队担当督战队,有临阵脱逃、畏缩不前的,斩立决、杀无赦。
为保障清障部队的安全,造壕车应运而生。造壕车的前方竖起高高屏障,用来抵挡对面射过来的箭矢,里面又装了填河用的砂石或袋子,等造壕车靠近护城河,只要打开窗口,就可以轻松得将石头投进去了。
如果壕沟、护城河比较宽,一时半会填不平,那就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