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孟达因此提心吊胆,日夜思索退路。于是便有了发给李严那封信。
观孟达生平,便知其为人。
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孟达原本是刘璋的部将,见刘备势大,便在建安十六年(211年)与法正一道投奔了刘备;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见蜀国势穷,又投奔了魏国;如今(228年)被魏臣相逼,又想来投奔蜀国……
似此等自私自利之辈,断然是靠不住的。
诸葛亮虽有信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但对孟达这种两面三刀的二五仔,却没什么把握能够完全掌控。
不能掌控,那就只有……
想到这里,诸葛亮打定主意,摊开锦绢,挥毫泼墨一蹴而就。
马谡探头望去,见诸葛亮的字迹苍劲有力,行文工整流畅,文笔华美、一气呵成,整封信像极了艺术品。
信上的内容极其具有煽动性,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我今率十五万大军围攻司马懿于陇右,是兄弟就来砍他!”
写好书信,诸葛亮唤来心腹之人,令其持书经汉中顺流而下,去见孟达。
为了稳固拿下的陇南地区,诸葛亮这次算是费尽了心思、用尽了手段。
甚至不惜牺牲掉孟达。
马谡知道,其实诸葛亮北伐的首要目标,从来都不是直接消灭魏国,而是攻占陇右,打破魏国所谓的“得蜀取陇”优势。
而“得陇望蜀”里的陇,指的就是陇右地区,而不是汉中。
取了陇右,不仅会大幅度增强国力,还能改变蜀国被动的局面。
到那时,蜀、汉、陇三地连成一片,蜀国不仅拥有了北伐的跳板,还拥有了更大战略回旋空间。
而后再请孙权“以同盟之义,命将北征,共伐中原”,形成对曹魏的半包围之势,就会改变蜀汉仅据川蜀偏僻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