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婆眼中原本的无比冀希散去了,“连大人都这么说了!那我儿子就真的没救了吗?!”
“我仔查验了你儿子一案在刑部的卷宗,据案卷上的记载,此案逻辑严谨,证据充分,冤屈的可能性怕是极小的!”
杨清源没有把话说死,这对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太残忍了!
一旁正拿着糕点不知所措的丫丫也感受到了自家祖母的情绪变化,拉着李阿婆的衣角说道。
“奶奶!这个糕糕可好吃了!你要不吃一口!”
现在的丫丫还不能理解发生了什么,只能用她的方式安慰着自家的奶奶。
李阿婆仿佛下了什么决定,随后突然跪下。
杨清源右手一拂,托住了李阿婆,苦笑道:“阿婆,你是长者,我等可当不起你的大礼!”
“大人,老妇人无牵无挂!唯独放心不下这孙女,若是民妇有何不测,还请大人能对丫丫照拂一二!”
杨清源真元一动,扶起了李阿婆,“阿婆,你可不要做什么傻事!”
李阿婆转身从自己的破布包裹之中取出了一本略显破旧的书籍!
杨清源在看到的一瞬间,瞳孔微微一凝。
《大诰》。
太祖遗训,有冤难伸者,可手持《大诰》入京,沿途官员不得阻拦,有违令者!杀无赦!
有冤者,于大明宫前,敲响登闻鼓,无论案件何为,天子必须受理其冤屈,重新复查此案。
若是真的有冤屈,不仅不受惩罚,还可得到奖赏,但若是依仗此律,诬告胡为者,杖责八十,流三千里。
杨清源已经研究过这个案子的案卷,即便是李阿婆手持《大诰》,敲响登闻鼓,在没有新的证据和线索的情况下,也不可能翻案!
而以李阿婆的身子骨,杖责八十,等同于杖毙!
李阿婆,对着杨清源和柳望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