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士林清流之中,素有清名。
虽然不像杨清源和李寻欢这般平步青云,但绝对算是同年之中升官较快的人了。
而且在都察院中,能坐上京畿监察御史的年轻官员,都是都察院重点培养的对象。
“清源兄,许久未见,倒是丝毫没变,反倒是我,鬓边都已经生出白发了!”
姚节的年纪比杨清源和李寻欢要大上一轮。
高进进士的时候,已经快三十岁了!听着年纪不小,但实际上在国朝进士之中属于偏年轻的水平。
根据礼部的记载,永安年间的进士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
也正是如此,杨清源才一直被人忌惮和推崇。
以他十八的入仕之龄,榜眼的出身,只要不犯大的政治错误,就算是熬资历,也能熬入六部内阁。
三人叙旧之后,李寻欢开口道。
“清源,此案我也略有耳闻,虽说是涉及到兵部侍郎李澄光和左屯卫大将军文颉,但也只是一个平民杀了人,为何需要我都察院介入?”
“二位请坐,我为二位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