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相当于童谨言间接把杨清源和大理寺给坑了。
原本像移交犯人和案卷这种事情,是不需要童谨言亲自来跑一趟的,但是未免大理寺和杨清源误会,童谨言还是亲自来了。
“杨大人,此案原本是想请天子圣裁或是移交刑部的,没想到陛下竟然交给了大理寺,是我始料不及!”
杨清源也是知道童谨言话中之意。
“童大人言重了!这原本便是我等分内之事,童大人不必往心里去。”
杨清源和童谨言都是中立党,既不靠太子,也不靠楚王,双方关系也算融洽。
毕竟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政敌好得多。
“杨大人,还是先看看这案子吧!杨大人刑名律例,天下一绝,或许能不同看法。”
童谨言从进门至今,就没有用过本官这个称呼,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杨清源接过了一旁书吏递过的案卷,简单地翻阅了一遍,然后才知道为什么此案童谨言头疼。
四月廿九日,未时。
左屯卫大将军文颉之子文破军被人发现死于京城近郊的一座山上。
事发之后,左屯卫大将军文颉立刻向京兆尹府报案,京兆尹府也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经仵作确认,文破军是死于箭矢。
此后经过调查,京兆尹府锁定了山脚下的一个猎户张三。
根据文破军的随从口供,张三曾经与文破军结下仇怨,肯定是张三不忿,才射杀了文破军。
在衙役搜查之后,在张三家附近的地下找到了被埋藏的猎弓和箭矢。
经过对比,箭矢与射杀文破军的箭矢一致,又得张三邻居王五确认,京兆府遂确认是张三所犯下的罪行。
在缉捕张三之后,其对射杀文破军一事供认不讳。
原本这案子到此已经算是基本解决,但就在升堂判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