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有多么难打,鸣沙关先前就挡了他们那么久。
西凉吃下了玉沙口的惨败,出征的大将不是战死,就是被俘,只苏置一人,逃回到鸣沙关后,重新组织防守。
从士气上来看,兵败的那一刻,是西凉最弱的时候。
将领、兵士和补给会出现大量缺口,西凉朝中也会有动摇与质疑,主和的、主战的,势必会吵成一锅粥。
大周本因趁着西凉人心不稳之际,把鸣沙关打下来。
很可惜,苏置借着地利,咬牙守住了。
然后,两军进入了阵地拉锯。
随着时间推移,西凉那乱糟糟的军心慢慢稳定。
既然没有议和的打算,想要死守鸣沙关,后续的军需粮草兵力都会补上。
大周想要攻克鸣沙关,只会越来越难打……
没错,本应如此。
在十天半个月之前,前方进攻的将士反馈给到秦胤的,也是这么一个感觉。
恐会花费更多时间。
需要等一个破敌的机会。
兴许要向玉沙口时一样,神来之笔。
永宁侯为此绞尽脑汁,甚至想要亲往鸣沙关指挥,没想到,突然之间,前头传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苏置拼命排兵,有一决生死之态。
再然后,大周就拿下了鸣沙关。
……
秦胤摸着胡子,整理着思路。
先前为胜利而振奋,其他将领又都在前线,他无处问。
等人都叫回关内,圣旨的乌云压在脑袋上,根本顾不上这一桩。
现在,才有机会问。
“苏置为何没有死守鸣沙关?”永宁侯问林繁道,“他若一味只守不攻,我们很难打进去。”
真不管不顾硬攻,那就是拿兵士们的命去堆,不计伤亡,硬生生拿尸体堆进鸣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