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完备些,比他躺在家中,由秦治转述的内容丰富许多。
不止是听,永宁侯还问董侍郎要了边关送回来的军报,从头到尾,自己看着梳理了一遍。
“毛固安……”秦胤叹道,“毛固安太急了,冯仲后续应对倒也可以,只是……”
没有说完的话,大伙儿都明白。
只是南蜀横插一手。
“南蜀那儿,”秦胤想了想道,“我们先做准备吧,老夫这就进宫去了。”
黄太师想拦他。
劝是劝不住,不如再多说说军情?
可绞尽脑汁一想,南蜀的状况也只有探子传回来的那些,只是一个异动的方向。
更具体的内容,一个字都没有。
显然是,发现了风吹草动之后,来不及做更细致地探查,立刻就往京中传信了。
毕竟,情报可以陆续补充,提醒却要赶在第一时间。
因此,在后续消息送达之前,他们连再具体商议商议都做不到。
这也难怪,秦胤的重点全放在了飞门关。
思考着的这点工夫,轿子已经出了屋子,到了院子里。
黄太师追出去,见秦胤神色凝重里透着坚定,他喉头里那些劝解的话一下子重如千斤。
这可真是……
一个个的,都是硬脾气。
“算了,我不拦着你进宫,”黄太师感叹道,“不过,此刻进宫,无疑是触霉头。老侯爷慎重些,别真火上浇油。你这性子,一急、一气,再厥过去一回,真就不能去飞门关了。”
永宁侯道:“老夫心里有数。”
两厢行礼。
竹轿子出了兵部,穿过千步廊,往宫城方向去。
黄太师目送着,叹道:“有什么数!”
范太保摸着胡子,想了想,道:“你也别太担心了,御前置气还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