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便得了个仁宗的称号。
说起来,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人所造就的‘仁宣之治’,再被吹嘘,总是改变不了,大明吏治就是从所谓的‘仁宣之治’开始逐渐崩坏,军队战斗力开始逐渐糜烂的事实。
还有所谓的‘三杨’,在朱棣时期一个个老老实实,小心谨慎,尽忠尽责,而当朱棣死后呢?要么和稀泥的当老好人,要么贪污受贿。
当朝阁臣都这样,下面可不有样学样。
朱元璋用数万人头的事实告诉他们,无情杀戮都止不住官员的贪污松懈之心,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个施仁政的又怎么能止的住?!
指望对待官员们宽松后,靠官员们自律?
那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
不过这些倒也好解决,朱高炽和朱瞻基的这些问题,可以教导,可以改善,而朱高煦的呢?脑子谁能给他换一个?
此刻,朱高炽见甄武久久未言,眼神一转开口道:“姐夫此番回来,不知对安南之事怎么看?”
“安南?”
甄武笑了笑道:“咱们今儿且不聊这个,我听说解缙前段时间因为性子怠慢了进京的外臣,导致差事出了差错,陛下当时颇为火大,甚至打算罢了解缙贬去外地,可最后还是殿下帮其求情,才算帮解缙过了这一劫?”
朱高炽微微一愣,略表沉思。
而朱高炽也确实聪慧,他稍一思索便想通了甄武的意思,随后真诚的看向甄武,面露不解道:“姐夫是觉得我不该求情吗?”
甄武没有说话,眼光一转再次放在了小六她们身上,此刻他莫名的觉得朱高炽有一种朱标的既视感。
心软啊。
朱高炽面露一缕焦急,解释道:“解缙此人身负大才,胸有乾坤,是治国之良材,而今又为当朝首辅,为父皇左右手,若因一件小事便罢弃不用,我以为实为一件憾事。”
甄武笑了笑道:“殿下不必如此,我没有说殿下所为便是错的,毕竟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