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群青与教父,差不多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失踪的。具体的时间就是五月十一号。
一开始人们还会忧虑,他们购买如此之多的积分、会不会导致积分贬值?毕竟当他们拥有的积分足够多了之后,就可以轻而易举通过扶济社的内部渠道买到他们所需要的劳动力
可是那些收购积分的人,却并没有立刻降低积分的收购价——反倒是在半个月之后提高到了1:630的货币比例。很多人因此而直接放弃了自己原本的工作,开始全职去做任务。他们的收入因此而暴涨……这也让一些原本并不打算加入扶济社的人,因为眼红这份收入而加入了扶济社。
而随着这些「积分佣兵」的大量涌入,很快就导致了没有任务可接的问题。
毕竟这些积分的「产生」又不是挖矿、能够自行产出而是在帮助扶济社内部的其他人时,根据具体情况——也即是通过收获他人的「感恩」与「好评」,来获得一些额外积分。
从这个角度来说,扶济社的积分主要产出途径,其实就相当于是扶济社给了他们一个「负税率」——越是交易,市面上的积分也就越多。这也是在鼓励人们去发布任务,寻求他人的帮助这毕竟也是在扩增扶济社的影响力。
正常情况下,这些积分都被很快用出去了。毕竟这是一种新货币……人们肯定希望能够尽快变现。并且每个人总是会或多或少遇到麻烦的,随着他们通过扶济社解决这些麻烦、就会逐渐养成这种发布任务的习惯。
可随着大量积分都被收拢,市面上发布任务的人开始变少了。大量的人在辞职之后又接不到任务——于是他们开始去接一
些明显积分给的比正常情况少的任务,而因为积分的收购价也在同步进一步增长、人们也没有察觉到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是后来,人们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积分的价值已经变得如